来源:给力文学网 时间: 2021-04-05
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。这一在当下史广为征引的话语,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写作应具有的那份严肃与庄重。但很多时候,以严肃态度写出来的历史著作,要么因过于艰深而缺少可读性,要么因一味讲求通俗,性不够而致不可信。然而,如果对我国历史书写的传统做一番回溯就会发现,流传至今且为史内外推崇的史学著作,恰恰是兼具了两者之长。
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细讲中国历史丛书》主编之一、历史学家李学勤举例表示,司马迁写《史记》,就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。“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,自然离不开《尚书》,而他本人曾受学于《尚书》博士孔安国,亲得古文《尚书》之学的传授,然而他在引用《尚书河南看癫痫病的专科医院在哪里》时,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,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。司马迁也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,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,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。”
正是出于这样的写史的自觉,由李学勤和多项重大史学出版工程的主持者、历史学家郭志坤主编,12位历史学者合力撰写的 《细讲中国历史丛书》,在编撰之初就把真实可信与通俗易懂作为两大标准。但目前中国的现实是,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未将通俗性作品列入考评体系,专业的历史学者也不愿或不屑于写“通俗化”的历史作品,即使他们愿意写,也常常写不好这样的作品。
李学勤直言,“通俗化”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。在他看来,即使是专供癫痫患者怎么能吃健康的食物学术界专业阅读的论著,其实也应当写得简明流畅一些。“不少著名的前辈学者,例如胡适、郭沫若、冯友兰等先生,他们的著作不都是这样的么?”以此观之,写“通俗化”的历史作品,实际上是对作者设立了更高的要求。
在日前上海举行的丛书出版座谈会上,郭志坤也特别强调通俗不是低俗,亦不是庸俗,它建立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,把应该让读者知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,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告诉读者。这是一个历史学者应有的担当和责任。而这套丛书之所以命名为“细讲中国”,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抵抗愈演愈烈的“戏说中国”之风。有学者更是痛陈当下“戏说历史”之怪象。近日网络上热销一套外国学者编写的中国历史丛书,对中国历史断章取义、贵阳哪个医院癫痫好任意评判,谬误不少,尤其是其中抨击“太史公司马迁的 《史记》中有800多处错误”,又妄言中国夏商周本是“神话传说”而非真实存在的朝代,直接攻击中华历史的本源。正因为如此,李学勤觉得有必要真正发挥历史学的效应,有责任、有义务把真实的历史告诉社会大众。“特别在今天,当我们的国家、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,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。”
策划一套既有学术含量、真实可信又面向大众、通俗好读的中国历史,是郭志坤多年来的梦想。丛书共12册,每册文字不足20万字,均配有200多张图片,行文强调平易流畅。郭志坤坦言,丛书最大的难点,却不在于形式上的创新,而在于内容上的突破。以他的遗传性癫痫该怎么治疗比较好理解,通俗,只有通,然后能俗。从学术性的角度考虑,就要求丛书在“通”这一点上下足功夫。
而考验写作者的另一个难题在于如何选择史料。诚如《国史论衡》作者、历史学家邝士元所言,我国数千年历史岂能每事细论?故仅择其较重要者而论析之。12位作者在书中根据需要选择对某些人和事加以细讲,有介绍评说,有释惑,有纠正误解,有典故分析,还有神话诠释。郭志坤也表示,因为是12位作者的通力合作,文章风格上未必尽然统一。然而正如有学者表示,在缺乏通识教育的今天,历史学家的研究大多也只能局限于某一个历史时期,尚不能达到“通”的高度,以此观之,历史书写,尤其是通史写作,依然有其广阔的空间。
Copyright © 给力文学网 2002-2016, All Rights Reserved . ICP备 12009818号